点击此处观看视频报道:【南京零距离】6小时狂奔南京,分离手臂“活了”
家住泗洪的王女士,今年34岁,就在10日早上8点左右在常骑车途中,不幸摔倒,巨大的撞击力让左臂几乎与身体断离,仅靠约5厘米的皮肤相连着,转眼间,鲜血便染红了厚厚的棉衣。【后诊断为左肱骨折断、断端肌肉、血管等组织外露,伤情十分严重,急送至当地医院就诊,却因损伤严重,无法治疗,在伤口简单包扎处理,7小时后转至我院治疗。
主任严肃得对身边的助手说“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,保住患肢”
【一切以患者为重 是医德直接的体现】
此时我院的主任和陈殿虎医生正在进行“左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”手术。当他们刚刚走出手术室,看到一路小跑的护士推着的急救床上的王女士,急救刻不容缓,他们连口水都没来及喝,忘却了疲惫,又快速进入状态,通过门诊摄片显示,以“左上臂离断”收住入院,在进一步诊断过程中,及时给予伤者快速补液,扩容补充血容量及备血等预防休克治疗。考虑左上臂神经、血管、肌腱离断,在与麻醉科会诊后,决定在“静、吸复合麻醉”下行“左上臂离断清创+再植术+肱骨干骨折复位内固定+血管、神经及肌肉肌腱探查修复”术。
在主任带领下,开始对断臂进行清创
【医生是治病的 麻醉是治命的】
麻醉是与生命中枢打交道的,药物的选择由病人的年龄、体质、病情等因素决定的,麻醉程度不够,达不到手术需要;过多,引起生命体征不稳定。我院麻醉科胡玉宽主任,因技术水平高,被尊称为“苏的定海神针”。“胡一针”也是各大医院对胡主任技术的肯定。“麻醉师要求胆大、心细,应急能力要强、反应要快,手术过程中药时刻关注血压、心跳、呼吸,术中生命体征稳定”胡主任说道。而此次的手术,在手术完成后,病人在五分钟内苏醒,情绪平稳。如此的掌握度,是胡主任几十年的经验总结。
胡主任在旁指导麻醉
【术中插曲】在手术即将结束时,输血前需要抽取患者血液进行血型交叉检查,此时护士在外周血管无法正常抽取血液,的办法是从颈内静脉抽血,胡主任以高超的技术、丰富的经验一针见血,成功抽取血液,避免了反复抽取对肌体的损伤。
胡主任完成颈内静脉抽血
【外科专家团紧密配合 顺利完成高难度手术】
在麻醉发挥效果时,紧张的手术开始了。术中发现左肱骨骨干骨折,断端外露;而左上臂正中、尺、桡神经严重受损;肱骨动静脉血管断裂;肌肉肌腱断裂;治疗难度巨大,我院主任心念着患者家属希望保住手臂的愿望,开始了肱骨干骨折复位内固定术,之后在陈医生及其他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下,分别给予神经、血管及肌肉肌腱探查修复术,术后左肱骨经C臂机透视显示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;石膏固定后,手术顺利完成,生命体征平稳。此时已经距离手术开始有六个小时了,完成复杂手术后的主任,疲惫不堪的坐在了一旁,陈医生接手继续缝合创面,而主任的视线却始终不离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。
术中,胡主任在旁严密生命体征
【完成高难度血管连接 主任紧握病人患手祈祷脉搏再次跳动】
主任表示:“整个手术过程中,血管的连接为重要,要争分夺秒,尽快让组织通血,避免缺血过久造成肌肉组织坏死。”
主任专注地进行血管连接,我想,此时他一定希望自己快速、快速、再快速

主任仔细检查手指变化
断离的血管成功缝合后,主任开始检查患者左手的血运情况,所有人都在等待,主任也目不转睛的注视着左手的轻微变化,当主任发现患手指甲渐有血色、脉搏再次跳动时,紧皱的眉心松开了些,一个眼神的传递,默契的团队露出了我们察觉不到的微笑。但几秒钟后,大家又进入了紧张的手术中,因为这仅仅是步。与时间赛跑的比赛,正式开始了。
主任紧紧握住患手,似乎在帮她取暖,希望将自己手心的37度,传递给她
当血管顺利接通之后,便开始对神经、肌肉等组织进行修复缝合,由于病人来我院时已受伤多时,部分肌肉已坏死,主任在缝合肌肉时,尽量将坏死的肌肉组织全部去掉,避免留存而引起感染。主任术后说:“手术的技术操作并不难,关键点是时间的控制,我们要将手术时间控制在8小时内,才能避免缺血过久而引起肌肉等组织坏死,还要预防筋膜室综合症,防止肌肉组织坏死导致功能丧失。”
手术即将结束,为万无一失,虽疲惫,但仍坚持

手术顺利,主任却满脸倦容。未来的20天危险期又将是个挑战

术后对左肱骨进行C臂机检查
【断臂成功再植 家属惊喜万分】
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待的家属们,似乎做好了无法保住左臂的心里准备,没想到6小时后,受伤亲人不仅生命体征稳定,而且手术非常成功,术后,疲惫的主任为心念焦急的家属,时间告知患者家属手术非常顺利,目前转入ICU监护病房,他和陈医生会轮流24小时严密监视,尽可能保住断臂、减少术后并发症。等稍后患者稳定后,可安排进去看望。激动的家属连声感谢。
听完主任介绍,家属连声感谢
术后,主任反应,此次手术非常顺利,但断臂能否存活还需进一步观察治疗。目前患者因失血过多较为虚弱,但神志清醒,生命体征稳定。
后续报道1:断臂成功再植患者转入普通病房
后续报道2:断臂再植患者康复出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