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腰痛的经历,但暂时性腰痛可能是过度劳累导致的。若是长时间腰痛就要警惕是否是腰椎病了,下面我们就就来详细了解一下,看下医师是怎么说的。
1、腰部疼痛:
多数表现为腰部持续性钝痛,久坐、久站时发作,平卧时减轻;另一种为突发的腰部痉挛样剧痛,难以忍受,需卧床休息。
2、下肢放射性疼痛:
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,先由臀部开始痛,当咳嗽、打喷嚏及用力大小便时,下肢传电般的放射痛就会加重。此外,腿痛重于腰背痛也是腰椎病的主要表现。
有类似症状?点击咨询,与在线医师一对一咨询病情
3、间歇性跛行:
当行走时,椎管内受阻的椎静脉丛充血和脊髓血管的扩张,加重了神经根的缺血程度,患肢出现疼痛,需停下休息一会儿才能继续走路。
早期发现、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是我们战胜任何疾病的法宝。当然,腰椎病也不例外。那腰椎病该怎么治疗呢?有哪些好的方法?哪种方法安全又高效?看看患者们是怎么选择的:
【真实案例】6毫米椎间孔镜手术 解除8年腰突痛
8年病痛解除,展露灿烂笑容
来自句容的杜先生,今年48岁,被腰椎病困扰十余年,腰部酸痛伴双下肢放射痛麻木。8年前在当地医院做了椎板减压腰间盘髓核摘除术。
然而手术后,腰部酸痛、下肢疼痛麻木存在,特别在阴雨天、受凉或者劳累后,疼痛加重,有时候疼痛加重需吃止痛药、外用药膏,手术效果不佳。
半月前,杜先生因工作劳累诱发腰部酸痛,出现右下肢放射痛、双下肢麻木症状,行走跛行,无法正常工作。
他来到南京医科大学邦德骨科医院求治,入院后CT和MR检查显示,杜先生的腰椎L4/5椎间隙狭窄,椎间盘中央性局部向后突隆,已压迫硬脊膜囊和马尾神经,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(L4-L5脱出型)。
MRI/CT检查显示L4-L5椎间盘后缘中央部分向后突隆
“8年前明明已经做了手术,为何病情继续恶化?”杜先生和家人都非常不解。
骨病中心韩主任说:“8年前患者所做的手术,是侧椎板减压,只能达到减压缓解的作用,并没有完全将突出的椎间盘摘除,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的问题。因此症状依然存在,并不断恶化。需进行二次手术,彻底将突出的椎间盘摘除。” 经过院内专家会诊决定为患者行经皮L4/5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。
然而第一次手术已经给杜先生的腰间留下了长约3厘米的疤痕,且手术后依然遭受8年的疼痛之苦。从身体上和心理上,杜先生都非常抗拒手术。
对此,韩主任耐心为其解释,“椎间孔镜技术是国际公认的治疗腰突最为先进的微创技术,只需要6毫米的创口,就能有效摘除突出髓核,解除疼痛、麻木、跛行等症状,而且对身体的创伤非常小,术后恢复也快。”
通过充分沟通,打消了杜先生的顾虑。医院为杜先生实施了椎间孔镜微创手术。手术采用局部麻醉,手术中杜先生意识清醒地与医生进行交流。
术中取出的大体积髓核最长2.5厘米
术后第二天,困扰杜先生8年的腰部疼痛消失,不再跛行,佩戴护腰在医生的指导下可正常行走。他开心地说:“手术就是在筷子一样粗细的孔里进行的,我的腰上只缝了一针。现在腰不疼、腿不麻了,感觉特别好。”
术后第二天疼痛消失,直腿抬高达90度

在医生的指导下下地行走
三天后,杜先生康复出院。他的妻子说:“以前他的身体不好,全家都发愁,现在他的病好了,我们全家都可以安心了!”
微创治疗不开刀、30分钟即可治愈——德国椎间孔镜技术

南京医科大学邦德骨科医院引进的德国椎间孔镜微创系统,通过高清镜头成像、对病变进行探查,并利用成套的微型器械摘除突出的髓核,对破裂的纤维环进行修复,解决各类颈腰椎疾病,创伤小、治疗彻底、安全高效。
德国椎间孔镜技术可以称为腰椎病微创治疗的终极疗法,凭借手术创伤小、操作时间短、术后并发症少、远期临床疗效好、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走在腰椎病治疗技术最前沿。
该方法适合我吗?点击咨询了解
【温馨提示】医师建议患者患有腰椎病应早发现、早治疗,以减少疾病对患者伤害。若您还有其他疑问,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健康电话:025-58525722[点击拨打]。